18-12-28 來源: RCO催化燃燒設備,粉塵治理設備,環保設備廠家-鄭州騰達機械
?
2018年7月國務院正式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計劃中提出,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此外在交通運輸方面也做出了相關要求。
迄今為止,包括河南、河北、山西、陜西在內的多個省份相繼公布本地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正式或征求意見稿,其中涉及各省對于落實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方案。通過了解可以發現,盡管各省由于地區實際情況及污染程度的差異在行動計劃上有一些差異,但在主要行動方向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從根本上遏制大氣污染物的產生,具體措施上表現為調整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從而減少用煤減少污染;在過程中控制污染物產生,如: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生產工藝等使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減少大氣污染物的產生;最后便是企業排放煙氣末端治理,制定嚴格的排放標準,倒逼企業安裝末端治理設備(除塵設備、煙氣脫硫脫硝設備、有機廢氣處理設備)等,以達到大氣污染治理的目標。
從中央到地方《三年行動計劃》相關政策,不難看出,《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核心思路是以中央給出的全國性的行動目標為導向,各省市按照自身的情況制定具體方案落實推進,政府通過調整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運輸結構、調用地結構等措施宏觀的治理與大氣污染問題有關的方面。另一方面通過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具體到企業,限制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通過相關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實行,使企業完成生產工藝及末端煙氣治理。從而全方面的實現大氣污染防治。
綜上所述,完成《三年行動計劃》的重點一是減少能源端對煤炭的依賴,以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用以根除重污染來源;二是限制、減少、遷移重污染企業,包括限制汽運鼓勵鐵路運輸和水運,本質都是減少污染源。對于重污染行業、企業則是以低排放的標準倒逼企業在排放端增加環保裝置的方式來實現低排放,如:火電、水泥、鋼鐵等行業。
?上一篇: 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大行動”
下一篇: 山西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