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1-28 來源: RCO催化燃燒設備,粉塵治理設備,環保設備廠家-鄭州騰達機械
?
1、設計時未將可燃氣體檢測信號納入RTO控制程序系統,當廢氣濃度達到爆炸極限后,不能及時采取稀釋、走旁通等應對措施,高濃度廢氣直接進入RTO爐體從而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其中部分企業只是在RTO控制程序界面上做了一個顯示,且永遠顯示0%LEL。《大氣污染治理工程技術導則》(HJ
2000-2010)第6.5.1條,明確提出“進入熱力燃燒工藝的有機廢氣濃度應控制在其爆炸極限下限的25%以下,對于混合有機化合物,其有機物濃度應根據不同有機化合物的濃度比例和其爆炸下限值進行計算與校核”;《蓄熱燃燒法工業有機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1093—2020)第6.5.1條,明確要求“當廢氣濃度波動較大時,應對廢氣進行實時監測,并采取稀釋、緩沖等措施,確保進入蓄熱燃燒裝置的廢氣濃度低于爆炸極限下限的25%”。
圖片
某企業的在線分析儀顯示“Err”,因輸出超過20mA,滿量程后顯示“錯誤”,但RTO控制界面顯示為0%LEL。
2、設計時不考慮可燃氣體在線分析儀的安裝位置。
如某企業在線分析儀取樣位置距RTO爐約30米(RTO爐前有一個堿洗塔和一個水洗塔),該處廢氣約10s后就能進入到RT0爐,但在線分析儀距取樣點約2.5米,經過蠕動泵抽取樣品,不計在線分析儀的響應時間,至少需要20s后才能分析出廢氣中可燃氣體的含量,這種設置,即使可燃氣體檢測信號進入RTO控制程序系統,也達不到保護作用。具體可參考《蓄熱焚燒裝置安全風險評估指南》第7.3.3的要求。
3、技術協議書中的P&ID與RTO裝置現場不一致,或P&ID中給定的邏輯無法實現。
如設計文件中設計有“壓縮空氣壓力低,系統報警停機”,但現場無壓縮空氣壓力遠傳表;所有企業都不能提供聯鎖邏輯圖;P&ID圖中的邏輯關系在實際行動過程無法實現。
?上一篇: RTO裝置安全問題預防措施
下一篇: VOCs廢氣治理設施重點監管要求